北京科翔四方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50号
COPYRIGHT © 2012-2016 科翔四方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科翔四方 | 致力于全民国防动员知识宣传教育 统计
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5月13日,国家领导人会见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与会代表时强调,要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提高防空袭斗争能力,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要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推进军民融合,努力实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会议指出,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人民防空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重庆——这座曾遭遇空袭灾难的城市,一直将人防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不断加大城市防空袭能力建设。“重庆被纳入长江经济带后,其交通枢纽地位更加重要,城市防空任务和重要经济目标防卫任务更重了。”市民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人防工作始终秉承“立足战时、服务平时”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警备区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努力推进人防建设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人民防空发展方式,大力开展实战化建设、实案化训练,全面提升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的能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5月13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重庆市获得了“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A、优先推进指挥通信建设“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防建设不能落后于时代,必须抢抓机遇借梯登高,优先推进指挥通信等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重庆人防始终坚持将人防应战资源与政府应急资源相结合,把人防指挥所建设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与应急部门共建共用的应急应战指挥平台。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推进,全市现已全面建成以市级人防基本指挥所、应急指挥所、地面应急指挥中心、机动指挥所为枢纽,以38个区县政府指挥平台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指挥平台为节点,以1000多个乡镇街道指挥平台为端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市、区县、镇街三级协同高效的应急应战指挥平台体系,并接入党政、公安等20多家单位信息或视频系统,不断完善覆盖全市的光纤宽带专网、短波电台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基本具备了“战时防空、平时应急”指挥的保障条件。全市各类警报数量已逾千台,基本构成了以电声电动警报器为主,广播电视等媒体发放为辅,以及固定与机动、统控与分控相结合的警报报知网络。每年全市“6·5”防空警报试鸣放率达100%。
B、切实提高应急支援能力
重庆是国家防空重点城市,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围绕这一市情,重庆人防以信息化战争和重大灾害为背景,坚持“每周网上训、每月专项练、每季合成演、每年跨区拉”,并运用日趋完善的指挥平台组织或参与各类演习演练,应战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2014年重庆奉节、渝北暴雨洪灾发生后,重庆人防均及时派出指挥通信保障分队赶赴灾区,在现场灾情信息收集、卫星通信传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推进群众防空组织建设,组建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防疫、通信、运输等人防专业队伍,每年训练专业队伍骨干2000多人次;组建伪装设障、心理防护等新型专业队伍和市级直属应急通信专业队,基本达到了数量适当、素质较好、种类齐全、装备配套的要求。同时,与共青团重庆市委合作组建市级人防志愿者总队,积极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宣教、灾情评估等服务活动,拓展了人防新路子。
C、不断加快人防工程建设
人防工程是国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和物资就地就近掩蔽,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平时为经济建设服务,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重庆人防全面落实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建设力度,抓好统筹协调,不断提高工程体量,使人防工程真正成为护民、利民、惠民的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类人防工程数百万平方米,平时作为地下交通干道、停车场、商场、仓储设施、工农业车间等,开发利用率达88%,常年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同时,针对近年来地面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实际,全市对人防工程建设实行战略性调整,主要抓住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机遇,结合商业中心、广场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平时用于地下停车库和交通干道的人防工程。目前,万州、渝中、巴南、沙坪坝、南岸、渝北、江津、永川、璧山等地照此思路相继启动了一批大型公共人防工程。坚持城市重大项目兼顾人防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部按照人防工程建设规范标准设计建设,目前已依托轨道交通建成疏散干道人防工程近200万平方米。广大市民和建设单位进一步加深对人防工程的重要性认识,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力度不断加大,防空地下室目前已为社会提供停车位达7.3万个。
D、利用人防资源服务民生“待在空调房里,不仅费电还容易遭感冒,现在我都会到这里乘凉。这里不仅凉快,而且还有免费的茶水、防暑降温药品。”家住渝中区十八梯的张婆婆每年夏天都会到住家附近的防空洞去乘凉。针对重庆夏季气温高,酷暑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全市人防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连年实施“百日纳凉送爽工程”。全市20余个区县(单位)开放人防工程纳凉点100多个,每个纳凉点均向群众免费提供茶水、椅凳,有条件的纳凉点还免费提供书报、防暑药品、电视等服务。每年盛夏期间,人防工程纳凉点接待市民100多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针对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的实际,重庆人防将人防疏散基地建设与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百镇千村人防疏散基地”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成人防疏散基地(安置点)200余个,总体达到疏散安置200万名城市人口的能力。
加强防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形成了“人群广泛覆盖、跨部门协作、制度化推进、可持续开展”的良好格局,特别是进学校、社区、机关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已实现全市300多所初级中学全覆盖,并在全国率先开展防空防灾教育进高校。编写了面向不同群体的防空防灾知识读本,形成了人防教材系列化。全市建成了100个防空防灾一体化市级示范社区,组织宣传和演练活动,居民踊跃参与,防灾避险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E、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近年来,全市人防系统以推动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养并锻炼了一批“六通”型领导干部、“六会”型机关人员、“六能”型技术骨干。强化依法行政,新制定完善一批规范性文件和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查处擅自损毁人防工程等违法行为,保障人防发展权益。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优化目标考核,加强分类指导,渝东北、渝东南人防事业发展联系点等一系列专项活动,有效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服务基层效能。
文/杨兴富
图片由市民防办提供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警备区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新形势、新常态下人民防空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行动纲领,为促进人民防空健康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决定》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在人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引领人防改革发展的科学指南,是人防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重庆市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拟制了具体落实措施,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警备区关于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性防护工作和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防空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防空根本使命,紧紧围绕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三大使命任务,紧密结合重庆实际,积极稳妥深化人民防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职能任务、发展方式、监管模式、权益关系等方面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全力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抓好防空体系、人防工程、地下设施的统筹规划,切实提高综合防护能力。坚持平战结合方针,提高人防工作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化人防工程管理。
突出抓好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 防护能力建设
《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城市防护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切实把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摆上战略地位。一是建立健全城市人民防空规划体系,将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的防护救援体系统筹考虑、打捆建设、合并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防护功能,强化互联互通,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高度融合的综合型人民防空工程。三是进一步强化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落实,制定配套管理规定,落实目录管理制度。四是继续大力推进“百镇千村人防疏散基地”建设。
加快转变人民防空发展方式
《实施意见》明确,要积极转变人民防空发展的方式。一是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防护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全市政府应急应战指挥平台信息系统功能。二是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把人民防空建设纳入本级军民融合式发展总体规划。三是提高人民防空经营性资产建设和开发利用水平,探索市场化、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一体化建用维管模式。四是强化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健全人民防空体系
《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人民防空五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法治体系建设,强化立法,及时修订《重庆市人民防空条例》,加强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工作。二是完善组织指挥体系,调整完善三级人民防空联合指挥体系。三是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党委统揽全局、军政共同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系。四是加强救援体系建设,加强群众防空组织组建和训练工作,抓好重要经济目标单位的专业队伍、人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五是加强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人防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强化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保障
《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形成人民防空事业发展合力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和完善军政共同领导体制。另一方面,人防部门要深入开展机关“准军事化”建设,提高人民防空队伍整体素质。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030-0169我们的邮箱
kxsfkj@126.com北京科翔四方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50号
COPYRIGHT © 2012-2016 科翔四方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科翔四方 | 致力于全民国防动员知识宣传教育 统计